这几天,朋友圈被广州火车站刷屏了。诸如《2018,广州火车站最后一次春运》、《再见了,广州火车站》、《致广州火车站》等醒目的信息无不告诉大家:陪伴43年的广州火车站,即将和我们说再见。
相信许多人的故事,都和这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3年来,成就广州的世界都市地位,成就一个湾区的华丽转身
1979年,在三中全会“打破封闭”的指导思想下,广州驶出到香港的第一班列车,来来往往间“潮货”大量进入。来自世界、来自广东的时尚新品,从这里走进全国,走进内地的各个角落,从此引领中国潮流。随着制造业在珠三角的发展,广州火车站也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车站之一。
“撑起商都辉煌,粤港澳湾区世界工厂美誉”的广州火车站,曾一度人山人海,来往工人、商贾、旅客络绎不绝,记述着时代的发展
广州火车站以超级枢纽的功能,助力广州成长为国际都市。而这一次告别,是因为广州有更大的枢纽型网络城市之梦。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让枢纽,成为更大的枢纽网络
新世纪,广州正在成为枢纽型网络城市。超500亿元投入、四主四辅的客运枢纽布局,将为世界的广州,带来全新的城市空间。
2月24日开始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不仅有“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的城市愿景,也确定了“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市空间体系。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不仅分担、接力了广州火车站身后交通运输的重任。也进入了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广州向东,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启动湾区
作为省市区三级政府重点工程,粤港澳大湾区TOD枢纽的起点、中国TOD枢纽首作36万方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以九轨汇集的一体化城市交通枢纽,竖向整合地铁、高铁、轻轨、公路四大交通方式,整合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推动着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经济、财富的往来流动。
配合地铁轨道通车,ITC项目同步开发建设
2018年:
穗莞深城际将在年底具备静态验收条件,开通后,从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到白云、宝安机场,不过30分钟;
广深、广汕铁路将结合广州火车站改造动工建设,2020年交付使用;
16号线、23号线等地铁规划落实;
28号线、27号线,东莞R5线等地铁规划启动。
2019年:
“西环—穗莞深—佛莞”城际外环的新白广城际全面建成,在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接驳穗莞深城际,助力全面形成珠江东岸便捷客运交通走廊。
2020年:
新白广城际预计实现通车,每天18个小时、3分钟一趟的频次,从凯达尔枢纽国际场次到白云机场仅需7分钟,广州东部居民陆空将实现轻松转换。
ITC项目整体预计2019-2020年整体营运。
九大轨道之上,湾区轨道枢纽核心生活圈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