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核 通往5-8F空中花园 通往规划高铁站 通往3F穗广深城际 通往首层巴士站 通往各层商场 通往-2F地铁 通往地下车库
西塔 260M 东塔 200M 凯达尔 枢纽结构图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建设正在加快步伐,地铁、城轨、高铁换乘将在这里交错?国内首个TOD项目——车站核如何实现零换乘?
增城区“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区长陈勇作政府工作报告,也为未来5年增城区发展定下基调:作为广州”东拓“桥头堡和三大发展主引擎之一,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总的目标定位下,增城区正在加快建设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的步伐。未来,增城将为广州服务珠三角城市群、向东辐射珠江东岸、粤东和长三角城市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作为未来五到十年内增城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名字。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集广深铁路、广汕铁路、穗莞深城际、新白广城际、地铁13号线、16号线、计程车、公交、客运于一体,囊括国铁7台18线、城际2台4线,还自带增城第一高楼地标城市综合体——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的大型交通枢纽。
地铁、城轨、高铁换乘在这里交错?如此复杂的空间关系如何理解?未来,这片地块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将如何发挥广州东拓的交通枢纽作用?针对读者的种种疑惑,记者邀请了增城区交通局副局长邓章成及广州凯达尔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高峰,为您独家揭秘这个中国首个多维交通枢纽综合体项目,并首次公布了标注版内部设计图。
东西塔对望U形谷设计,将成广州东部第一高楼。
揭秘1
作为4035亩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的首个核心项目,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项目因“交通核”+“城市走廊”的先进设计理念而备受关注:
“这里不只是一个地铁上盖的开发项目,也是国内首个TOD交通综合体,它通过交通核及空中连廊让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线路更加明确,也把地下和地上的商业、酒店、办公设施有机地相连。”凯达尔广场(ITC)位于增城新塘镇港口大道,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8亿元,于2014年4月动工。由东西塔楼、4层地下室、8层裙楼组成,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五星级酒店、SOHO于一体,同时包含穗莞深城际轨道新塘站,并与在建的地铁13号线新塘站相衔接。业主单位为凯达尔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现已列入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主塔楼(西塔)46层、高260米,副塔楼(东塔)36层,高约200米,建成后西塔将成为增城第一高楼。
从外观设计来看,整体采用了“U形谷”的设计概念,“这是在建筑领域很重要的一种方案,主要是考虑建筑物的对景、采光、通风和外部环境的利用,这就是U谷的核心,也就是城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连接。”
U谷设计又分为“内”“外”两部分,“外”以山岩为灵感,设计玻璃幕墙和金属幕墙,“内”即U形谷的凹槽,则服务于“生活”,将会有露天退台、回廊、屋顶花园等。“从地面1层到8层,东西塔都有露天退台,整个退台面积约有18000平方米,退台不止有露天花园,还会根据楼层设置不同主题的休闲空间,就是一个个空中花园,实现从室内到室外的绿色互通,你可以想象一下,坐在这里喝咖啡和在室内喝咖啡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车站核实现零换乘,穗莞深城轨“切割”塔楼
揭秘2
而从整个项目的内部构造来看,地下2层是未来地铁13号线(在建)、16号线(规划)的出入口,再往下两层是停车场,地下1、2层规划以商业为主、停车场为辅,地面1层-8层为购物中心,再往上则规划为写字楼及五星级酒店。
此外,还有一个螺旋上升的、独立于东西塔楼的大型圆柱体建筑,夹在两栋楼之间,连通地铁出站口(负2层)到地面8层,高约48米。“这就是我们说的‘交通核’,也叫‘车站核’,相当于一般商场的大中庭,只不过其他商场的中庭是让人慢慢闲逛的,而凯达尔这个中庭是在商场外,主要担负起分散城轨和地铁人流的作用。”蒋高峰介绍,这个“交通核”区别于两座塔楼,是一个大型的交通空间,内设多个垂直电梯和手扶梯,也可以步行,“坐地铁出站后,有些人不一定要购物,他可以在交通核内直接坐垂直梯、手扶梯到一楼地面,坐出租车、巴士或公交车离开,也可以到3层去坐城轨”。
“由于这里汇聚了地铁、城轨、公交换乘及商业、居住等因素,我们预计建成后一天的客流量将会达到40万人次左右,而目前太古汇的人流量一天大概在20万人次,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如何疏导人流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而我们经过严格的测算,通过这个交通核,可以把闲逛和换乘的人分隔开来,想去购物的可以通过商场内部其他电梯慢慢绕到各楼层逛街,或者去写字楼,想去乘车的就从交通核内去往相应的换乘位置,不进入商场,这样人流就不会在商场里来回交汇。”他还表示,“交通核”的概念除了香港中环广场有类似设计外,在目前广州市及国内其他城市都是没有的。“中环广场接入机场快线和地铁以及路面公共交通,但我们还接入了城际,再加上连通地块范围内的高铁站,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交通核。”
此外,“从深圳机场直达广州机场”的穗莞深城际轨道,也将在东西塔楼的3、4层之间纵向穿过,从南往北看,在空中将整个广场“一切为二”,“东西塔1、2层是打通的,3、4层被城轨切开后,在5楼再通过空中走廊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立体连通的半室外空间,”这也是整个项目从外观来看区别于目前所有地铁项目的最醒目的特点之一。
空中天桥串起高铁城轨站,距离不到200米
揭秘3
除了“交通核”的设计实现各种交通工具的“零换乘”,并将空中连廊、空中花园等概念引入项目,蒋高峰透露,凯达尔广场东西塔楼还通过空中天桥与新塘站(高铁)紧密相连。
据悉,在凯达尔的3楼,与穗莞深城轨平行两侧各设有一个户外的空中天桥,向北延伸连接新塘站。“无论是从城轨、地铁出来的人,还是逛街购物、上班的人,不用下地面过马路,就可以从商场内走到新塘站,距离不到200米。目前设计全部步行,未来需要的话,设置像机场那样的平型扶梯也是很容易的,而且我们也预留了这样的位置。”蒋高峰表示,今后除了广州市内的旅客,还将会有大量的东莞、深圳、惠州等地的旅客在这里乘坐高铁或城轨去到北京、上海、厦门、福建、江西及珠三角等地,而不需要进入广州市区到东站或者火车站、南站换乘。
蒋高峰表示,这种利用“交通核”+“城市走廊”的理念打造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铁路交通上盖开发模式(即TOD模式),发展于美国,繁荣于日本,“我们的整体方案也是交给日本株式会社设计,施工图由广州设计院来完成。”蒋高峰介绍,在日本有大量这样的设计,东京新宿站是汇集了JR、地铁、私铁共9条轨道的日本最大枢纽站,世界最繁忙交通站点,是日本商务办公区和高级饭店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新塘更具先天优势,其产业发展成熟,经济实力雄厚,未来有7条不同轨道交通在新塘通行与交互,意味着ITC的建设将成为广州东部最靓丽的地标风景线,完成国内最具示范性效应的TOD枢纽综合体的使命。
访谈
邓章成:京九线五年后也可到达广州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站)建设日前进展顺利,南侧综合体(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已完成基坑开挖,正在加快建设。地铁13号线、21号线分别完成土建工程80%和45%,预计2017年底建成通车;穗莞深城际已分段进场施工。此外,广惠高速西延线、北三环二期、花莞、新派等高快速路网以及广汕高铁、东北货车外绕线等也在规划建设当中。记者也请到增城区交通局副局长邓章成,为您解析未来增城在广州东拓战略中如何加紧与东部城市的连接。
羊城晚报:增城作为广州建设国际性枢纽城市中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怎样通过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等来发挥其“东拓桥头堡”作用的?又是通过哪些路线跟东部城市发生联系的?
邓章成: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一条规划的轨道——广汕客专,从广州东站引出,经新塘镇、仙村镇、石滩镇,往东进入惠州至汕尾。广汕客专为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对广州、对增城来说这条线路非常重要,因为广汕客专在惠州可连接京九客专的赣深客专,这已经是在规划中的。而京九线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但原本这条线路是与广州擦身而过的,因为有了广汕客专后,从京九线可以往西走接到增城站和新塘站,最终到达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接入广州市区。广汕客专线就会把京九客专的一部分动车引入广州。等于广州除了京广线,京九线未来五年后也可以到达广州。另外广汕客专到了汕尾之后还可以接入厦深客专(已开通,也是我们沿海客专的一部分),往东北可到达上海、江浙一带。
羊城晚报:广汕客专预计何时能够全部建成通车?
邓章成:广汕铁路先行段(增城-博罗、惠州-汕尾)计划在今年年底动工,高铁的建设周期一般是4年时间,预计到2020年可以全部建成通车。所以广汕客专除了接入京九线外,对于广州延伸到长三角、辐射华东沿海城市也是一条重要的通道,而这条高铁线路只在广州设置了两个站——新塘站和增城站(增城站设在石滩镇)。
除此之外,我们目前在建的东北货车外绕线对于广州东拓也是很重要的。这条货运线,也兼容了普速客车的功能。相当于京广线上的普速客车可以从广州北站通过东北货车外绕线到达仙村,进入新塘站。也就是说以后广州的普速列车不一定在广州火车站或者广州东站发车,也可以到新塘站来发车。什么概念呢?比如现在春运或逢年过节,人太多,很多普速的始发、终到放在新塘站,我要回湖南、湖北,可以从新塘直接出发,不用都涌入市区了。
羊城晚报:东莞、深圳作为外来工比较多的城市,是不是也能在新塘换乘?
邓章成:穗莞深城际轨道一期土建有一半已经完成了。穗莞深城轨是从新塘站往南经过东莞,再到深圳机场,所以深圳、东莞的外地客流也可以通过城际到新塘站换乘。除此之外,地铁13号线也将在2017年底通车,这条线从黄埔鱼珠到新塘,再加上5号线接入鱼珠,等于从广州市中心(5号线)就可以很快速地到达新塘站,也就是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无论是外来工还是商务办公也好,都可以通过地铁及城际辐射出去。今后也可以在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搭乘穗莞深城际到新塘。